1、根据实际情况以及供应商的服务质量,现实地考虑应该采用全价料、浓缩料、基混料还是预混料。
2、在不同原料中进行选择时,应当根据一定的标准,比如,日粮的赖氨酸水平,您希望日粮达到某种赖氨酸水平,然后按这个标准去选择饲料原料。
3、要保证日粮中营养成分恰好满足猪只的需要(不多也不少),除非多出来的部分能起到提高饲料转化效率、日增重、繁殖性能或胴体品质的作用。有些生产者总是添加不必要的、对提高生产性能没有帮助日粮成分,或添加过多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
4、根据当前的生产条件调整日粮。各种养分的水平既不要多,也不要少。要掌握猪只的无脂瘦肉增重率、采食量以及21日龄窝重等指标,根据这些指标精确地调整日粮配方。
5、注意,对于体重达到86千克的猪不要提供过量养分。猪只在这个阶段消耗的饲料占总量1/3,但按预算饲喂,每种日粮饲喂一定量之后就调低日粮营养浓度,按计划逐步降低日粮营养水平,而不是猜测猪只的体重再根据体重配制日粮。此时瘦肉增重已经下降。
6、分性别饲养,阉公猪对氨基酸的需要量比母猪低,尤其是体重达到36千克之后。
7、分阶段饲养,从断奶到上市之间至少要分7个阶段,饲喂7种不同的日粮。
8、谨慎评估生长-育肥阶段添加促生长抗生素的经济效益。考虑添加抗生素的成本是多少,生产性能提高由多少,是不是划算。
9、日粮粉碎微粒的平均直径应控制在650~750微米。微粒直径每降低100微米,饲料转化效率就会提高1.2%。饲料转化效率提高1.2%。如果您已经半年没有测过饲料粉碎粒度了,建议您现在就把饲料样本送到试验室去分析。
10、及时更新繁殖群,采用瘦肉率更高的公猪和母猪。生产脂肪需要消耗的能量比生产瘦肉多4倍。
11、改善猪群的健康状况。如果营养被用来对抗疾病,那么这部分营养就无法再用来增重,成为浪费。全进全出是保证猪群健康的一项很好的饲养方式。
12、应制定一套对猪只施行安乐死的程序,与兽医和员工一起讨论现有的安乐死程序。生产性能低下的猪只会消耗大量饲料,并增加用药的成本,对这样的猪应实施安乐死,加以淘汰。
13、寻求各种饲料原料来满足猪的营养需要,包括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以及能量。这样就有多种选择的余地,例如用基混料来代替浓缩料,或把玉米换成小麦次粉、油脂、黄米或DDGS(带滤液的玉米加工蒸馏物)。您可能需要把一部分豆粕换成肉骨粉或结晶氨基酸。
14、与其它猪场合伙大宗购买饲料,这样可获得价格的优惠。把注意力集中在猪群的表现上。如果饲料原料或饲喂策略方面的措施对猪群表现没有改进,就不要考虑。
15、调查一下购买散装饲料原料的可行性,考虑不用袋装原料。
16、可考虑将饲料加工成颗粒。玉米或黄米-大豆日粮经制粒后饲料转化效率可提高5~8%。饲料制粒带来的效率提高常可抵消饲料价格上涨造成的成本增加。
17、、要制定现实的饲料成本目标,要了解猪群的饲料转化效率、日增重、单位胴体或猪肉的饲料成本,以及单位饲料成本的产出。总之,确定尽可能多的指标,根据这些指标来决定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改善。
18经常调整喂料器,尽量避免饲料浪费。大体上,饲料不应超过料盘容量的50%。
19、要注意,把单位胴体的饲料成本降到最低,并不意味着达到最高的效益。换句话说,通过单位胴体饲料成本这个指标无法确定获益最大的营养方案。为了精确制定营养方案,需要考虑整体的成本和收益,进行局部预算。
20、努力与饲料供应商实现坦诚的沟通。在出现问题的情况下,坦诚的沟通有助于解决问题。
21、要建立一套品控程序,不论饲料或饲料原料是从外面购买的还是自己种植、自己加工混合的。要对日粮和饲料原料的关键物理性质和营养指标进行监控。
22、考虑提前定好饲料原料的价格,以便控制价格风险(例如通过远期基差合同、配方价格合同、期权合同、期货合同或远期现金合同等)。
23、为饲料及饲料原料的购买和运送过程制定一定的规程,以便尽量降低这一环节的疾病传播风险。
24、有些信息对于制定饲喂策略很重要,但又无法确定,这种情况下可通过精心选择、设计良好的生产试验来获得这些信息。
25、估算自产饲料所需的总成本(固定成本加运行成本),与购买饲料进行比较。对有的猪场来说,自己生产可能并不划算,因为委托加工的成本要低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