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世界上公认的养猪大国,猪存栏量2010年4.70亿头,其中母猪存栏4765万头,出栏量2010年6.67亿头,均居世界第一,约占全球的一半。2010年出栏率142%,平均每头母猪年提供出栏猪14头。目前中国养猪生产方式仍以农村散养、小型养猪场为主,生产水平低下,虽是养猪大国,但不是养猪强国或养猪发达国家。近几年我国规模化养猪发展迅速,目前基础母猪500头、年出栏一万头以上的猪场约有2500余个,约占总出栏的10%。随着中国经济及规模化养猪的快速发展,规模化养猪所占比例快速增加,传统的农村散养猪所占比例迅猛减少,同时养猪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集约化集团化养猪企业逐年增多,这将是中国养猪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中国规模化养猪的快速发展,中国规模化养猪业各种发展模式逐步形成,归纳起来,目前主要有如下几种模式:
一、从养猪相关产业链经营范围来分类,分为多元化模式及专业化模式。
1多元化模式
其特点是:多元化产业化经营。围绕养猪相关产业上下游延伸、拓展, 兼营饲料、动保、养猪、屠宰、深加工等相关产业,产业链比较健全,综合市场抗风险能力强,大都是一些很有实力的集团公司,如广东温氏以养猪养鸡业为主,正在发展动保业、屠宰业、深加工业;河南牧原、海南罗牛山、天津宝迪以养猪业为主,正在发展屠宰业、深加工业、饲料业;江西正邦以养猪业为重点,带动饲料、兽药(动保)、屠宰业发展;双汇、雨润以屠宰业、深加工业为主,正在大力发展养猪业;双胞胎、正大、希望及六合、大北农、金新农,以饲料业为主,已经进入养猪业或正在进军养猪业、动保业;四川铁骑力士以饲料业为主,正在大力发展养猪业、屠宰业、深加工业。
2专业化模式
专业化模式也可称其为单元化模式,与多元化养猪模式相对应,其特点是:只从事养猪产业,基本不经营养猪相关产业链中其它产业,即使其兼营饲料业等也主要是自给自足。国内绝大部分养猪企业、规模猪场都是采用这种模式。优点是:便于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易于养猪专业化;对于其中的一些高端种猪场来说,有利于养猪专业水平的提高,更有利于打造自己的种猪品牌。缺点是:与多元化模式相比,养猪市场不好时,无以祢补亏损,市场风险大;综合竟争力与盈利能力差;受相关产业的制约,综合抗风险能力差。如中山白石、长江食品、深圳农牧、广西农垦、北京华都、北京育种中心、杭州大观山、杭州钱江养殖、杭州灯塔养殖、重庆金山谷、河北裕丰、湖北桑梓湖、湖北天种、天津宁河原种猪场、山东日照原种猪场、辽宁阜新原种猪场等,均属于此种模式。
二、从养猪生产经营者来分类,主要有公司独立自养模式、公司+农户模式、公司+基地模式、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合作社模式、养猪小区模式等。
1 公司独立自养模式—中粮、双汇、雨润、宝迪模式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全部猪场自建、自养,固定资产投资大,环保压力大,但管理及疫病风险最低,食品安全性有保障。以独立生产的专业化公司为主的牧原模式也应属于这种模式,河南牧原公司环保工作做得很好,综合采用水泡粪工艺、沼气等环保工程,但其环保投资过大。
公司独立自养模式又分为一条龙养猪模式、阶段性养猪模式。
大型养猪企业(集团)多采用一条龙养猪模式,自建自繁自养原种猪场、祖代场、父母代场(包括生长育肥阶段)。中小养猪企业多采用阶段性养猪模式,有的只搞原种猪场,有的只搞祖代场,有的只搞父母代商品场,还有的只搞商品仔猪繁殖场或者只搞育肥猪场(购猪苗,只养生长育肥阶段)。
2 公司+农户模式—温氏模式
公司自建自养种猪场、仔猪繁殖场,农户按公司设计建设育肥场并饲养生长育肥猪,合同回收育肥猪,公司为农户提供猪苗、饲料、兽药、养猪技术及管理等一条龙服务。其优势是固定资产投资较小、公司占用土地少(不用自建生长育肥舍,而生长育肥舍建筑面积约是猪场猪舍总建筑面积的一半左右),扩张速度快(农户加盟积极性高),最大的好处是:能带动农民养猪致富,所以,农民欢迎、政府支持、融资能力强。缺点是农户育肥阶段有管理及疫病风险(但育肥阶段管理及饲养比较简单,技术含量低,通过配套完善的服务体系,管理及疫病风险基本可以控制),要求农户诚信度要高,否则,市场好时回收育肥猪、收回赊款风险较大(温氏农户的猪苗、饲料、兽药等费用基本都是公司垫付的),但这个问题在温氏基本上也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海南罗牛山早期一直是公司独立自养模式,前些年开始也在发展公司+农户模式。国内类似模式转变的企业也不少,也有两种模式共存的企业。
有别于温氏模式,国内很多企业搞公司+农户模式,由于资金不足,大都会让农户花钱买公司提供的猪苗、饲料、兽药,虽然公司资金风险降低了,但也很难发展养户并快速扩张(农户养猪缺钱,贷款也难,积极性不高),这也是很多企业搞公司+农户模式失败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对这个问题,有些企业通过公司担保+银行贷款的模式进行操作公司+农户模式,效果不错。
有别于温氏公司+农户的模式还有:有的企业把仔猪繁殖场甚至于种猪场都让合作农户去经营饲养,管理及疫病风险太大,几乎没有成功的。
还有的企业搞公司+农户,看上去基本与温氏模式一样,但对农户育肥场的选址及设计建设、猪群饲养管理等管理、服务不到位,即公司与农户关系不紧密,导致管理及疫病风险增大,往往以失败告终。其实,温氏对农户育肥场的管理几乎与管理自己的育肥车间一样,农户散而不乱,这也是温氏模式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3 公司+基地模式—新五丰模式
与国内普遍提倡的“公司+农户”的模式有很大的不同,主要是对基地(合作猪场)的选择标准和农户的标准不一样。公司对合作伙伴基地(合作猪场)的要求是要有较大规模的规模化猪场,并且与基地合作主要是面向出口,因为基地(合作猪场)更符合公司的标准,在生猪质量、食品安全方面要比农户更有保障。
也有所谓的公司+基地模式如广东瑞昌模式,其实是公司独立自养模式,基地也是公司的。这种模式的养猪企业也大都是外向型出口企业或高端型种猪企业,如中山白石、长江食品、深圳农牧、北京花都及北京育种中心等。
4 公司+基地+农户模式—雏鹰模式
实质上也是公司+农户模式,其与温氏模式的区别是:包括农户所用的猪场都是公司所建,公司组织农户进公司建设好的猪场、小区养殖,并免费使用猪舍。与温氏模式一样,都是提供猪苗、饲料、兽药、养猪技术与管理、销售等一条龙服务。相对温氏模式而言,没有育肥阶段管理及疫病风险、资金回笼风险降低。但公司固定资产投资增大、占用土地多,扩张速度肯定不如温氏快。同时,由于生长育肥猪没有分散到农户饲养,环保压力增大。
5 养猪合作社模式
这种养猪模式本质上就是农户多股份制养猪或称之为集体联盟养猪,大都是由政府、协会、销售型企业等发起的,由于不好管理,多数好景不长,成功者寥寥无几,往往以一个主要股东控股的形式变为实质上的个体私营猪场而告终。目前国内大部分所谓的养猪合作社都非名副其实,大都是个别人--有政府背景的人假借此名目套取国家或政府优惠政策。如山西晋城某养殖公司等。
6 养猪小区模式
就是我国政府早些年提倡的模式,其实就是把散户养猪集中到一个养猪小区(猪场)养猪。由于在小区内还是一家一户独立经营养猪,分散管理,防疫困难,多以失败告终。养猪小区模式把许多养猪户联合集中起来,在一个共同兴建的养猪园区内统一饲养、经营管理。这种模式主要是由一些地区的政府组织牵头运作的,也有的是以某个龙头企业(公司)牵头运作的。其要命的缺点是:一家一户入住养猪小区,管理难度大,尤其是防疫工作无法进行、疫病难以控制。特别是那些由政府组织牵头运作的养猪小区,通常是形象工程、业绩工程、项目工程,园区建设花的大都是国家的钱,缺乏科学地饲养,管理更是混乱。国内早些年兴建的许多养猪小区,现在多数是人去猪空,一片荒芜。如辽宁阜新满州自治区多年前兴办的许多养猪小区现在都在空置着,或转卖转包给个人经营。
7 其他模式
如“龙头企业+生猪专业合作社+合同猪养猪场(户)”模式-得利斯模式、“公司+担保公司+银行+合作社+农户”铁骑力士模式等等。
那么在中国的养猪业未来,哪种养猪模式更好呢?中国养猪模式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我个人认为:产业化专业化养猪模式下的温氏模式即社会分工合作型产业化专业化养猪模式是最佳模式,也是中国养猪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也是当今许多养猪发达国家的成功养猪模式。这种养猪模式可以使社会资源配置最佳化、养猪资源配置最佳化;更有利于养猪产业化、专业化的发展;更能降低养猪成本、提高规模养猪的经济效益;更利于企业做强做大;同时这种模式也兼顾了社会效益(带动广大农民致富)、环保(分散养猪)、食品安全(公司统一养猪操作流程管理)。
什么是社会分工合作型产业化专业化养猪模式?我参考欧美、日本养猪业来做个最佳模型加以说明:
以广东温氏为例,温氏养猪公司(广东华农温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专业化养猪企业按现有温氏模式养猪,但不要生产经营种猪、饲料、屠宰、加工等产业。温氏养猪公司只搞种猪扩繁场(祖代场)、仔猪繁殖场(父母代场),通过目前的公司+农户模式把生长育肥猪放给农户(合作育肥场)饲养,并提供猪苗、饲料、兽药、饲养管理等一条龙服务;回收的肥猪通过协议合同卖给雨润、双汇,雨润、双汇也不要搞养猪、饲料等产业,只搞屠宰、加工;温氏的种猪通过协议合同来源于中山白石、深圳农牧、北京育种中心等种猪场(育种公司),中山白石等种猪场只做原种猪场、租代场即种猪育种、种猪繁育;温氏的饲料通过协议合同来源于希望、金新农、大北农等饲料公司,希望等饲料公司只搞饲料;温氏的兽药(动保产品)通过协议合同来源于大华农、信得等国内专业化生产兽药疫苗的厂家等,相关产业链中各公司的功能、分工可以划分得更细些,各公司(企业)间是长期紧密合作关系,并以法律合同的形式固定下来,如此这样,处在这个产业链的每家专业化公司都会做得更专业更好,更易做强做大,更易产业化经营。